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Q讯家园:经典美文之家!
当前位置:主页 > Q讯家园 > 正文

梦绕之处是家园(4)

时间:2013-07-09 14:42 来源:经典网摘文章 作者:九九文章网 阅读:


虾是田里出了名的白痴,愚不行及,却为数浩瀚,又喜欢群居。只要是有草的处所,它们就当成了安居乐业之所。家园田里的虾子草、乌鱼草出格多。固然当时候人们并不相识虾的营养代价,个别也很小,却有血有肉,属于那种小巧玲珑型的美食,美味很出格。只要用竹编的捞虾器具虾扒在田边草茂处拖上几次、十往返,一大碗美美的盘中餐就得手了。至于鲫鱼之类,前辈们都这样说:鱼是白水长的,只要田中有水,时间一长,鱼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固然我以为这话很欠真,但当时家园的水田里确确实实险些都有鱼,冲田里的鱼更是多之广也。垂钓当然有趣,却不免费时;假如用炒过的马桑子殽杂着麦粉与酒药之,不单省时,并且药起来的鱼数量浩瀚。泥鳅、黄鳝也是美食。在那食不充饥却实实在在物美价廉的年代,于春日的好天之夜,你带上黄鳝夹和绑好的渔针,腰间套一个笆篓,提一盏亮壶(一种带嘴的小茶壶似的窑制火油灯)出去,在平田里走上几遭,最多两三个钟头,几斤泥鳅、黄鳝就得手了,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假如用洗净后切成片状的田螺肉炒辣椒,老远就可以或许闻到一股略带腥味的刺鼻的喷香。而用猪油似的田蚌肉炖汤,炖出来的汤却是白白皙净的,十分鲜美,是上乘的鲜味。光是吃这些对象也不是步伐,一个家庭,尚有好些必须的糊口用品得购买。因为太穷了,当时候家园人很善于算细账:虾几分钱一斤,泥鳅一毛阁下,黄鳝也不外两三毛,但假如天天都出去打捞或捕获,将其换作赋税,虽不能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却不失为一种维持生命的自救方法。

田里的水生物在某种水平上拯救了家园的人们,儿时的捉鱼捞虾等在充饥的同时也增进了同龄同伴之间的情谊。

红高粱

在家园,有个名不见经传的乡场叫石鹅场,我就在那场上土生土长。当时候,场上不外几十户人家。短短两条相交的街,谁在交点上吹个口哨,四个场口都听得清清楚楚。虽为一矢之地,只有巴掌巨细,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家园生产红高粱,并以高粱酒闻名于周遭几十里地。提起石鹅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世代垂念先辈的老家人,无论是平时照旧在节日里,家中有巨细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下场口槽坊里酿制的高粱酒。只等正午时分一到,便满满地斟上几杯,放在早就筹备好的肉食前。一边敬拜,一边念着已故老人的名字,请他们慢用,并祈求他们护佑后人安康,六畜兴旺。那份发自心底的虔诚与恭顺,着实令人打动。假如老人们在天有灵,必定不会叫他们失望。

场上的高粱酒远销各地。天天天刚蒙蒙亮,场上的一二十个脚夫挑上用特制的笆篓装着的高粱酒去城里,下午又从城里挑着油盐酱醋返来。无论是春夏照旧秋冬,无论是好天照旧雨天,他们脚上穿的都是草鞋,下身只着一条短裤。假如是在夏天和秋初,他们的上身不着一件衣服,而两肩上的坎肩和扁担一端系着的用来擦汗的洗澡帕却是永远也少不了的。清晨出发时,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很有秩序地从槽坊里把酒挑出来,运输的步队从槽坊门口一直拉到灯杆坝的百货店门口,一米多一小我私家,形成一条长龙。见人都到齐了,便踩着均匀的步子,喊着很有韵律的号子,吆吆喝喝地一路前去:“起──呦──”,“来──喽──”;“烂草鞋呦──”,“提起来呦──”;“左倒拐──”,“跟倒甩──”;“右倒拐──”,“微微来──”……一行夫君前呼后应,山野间不时传来那类别具韵味的反映。春去秋来,蛇伏雁出,这群洋洋洒洒的夫君,栉风沐雨,风雨无阻,始终是那条石板路上举目可见的最流通的风光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又见石竹花
下一篇:戴德之心如明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